酸:料理中無可或缺的配角

在酸甜苦辣鹹鮮中,若論對料理風味的重要程度,鹹一定首當其衝,沒有鹽就會失去所有味道的基礎,而僅次於鹹的就是酸。酸平衡味道、提亮菜色、形成對比,不誇張地說,若想做出美味料理就一定要學會使用酸味。近兩年在西方料理界影響極大的Samin Nosrat的書Salt, Fat, Acid, Heat中就將酸提升至與鹽、脂肪、加熱同等重要的地位。

酸是那種單獨存在時並不會帶來太多愉悅味覺感受的味道,然而當它與其他味道同時作用,酸的魅力就呈現出來:酸會令油脂比例高的料理減少油膩,大家應該都留意到不少餐廳在端出油炸食物時旁邊都會放幾片檸檬;酸可以讓經過長時間燉煮的食材重新煥發生機,你可以試試看在燉菜的最後加入少許檸檬汁或幾滴醋,它們不會給菜帶來明顯酸味,但整道料理的味道就完全不同;酸還可以平衡辛辣、平衡甜、平衡苦、平衡鹹,平衡所有的厚重,帶來輕盈的活力。

提到酸很多人的直覺反應就是檸檬和醋,事實上所有發酵食物和大多數水果都含有酸,包括芝士、泡菜、巧克力、酒、香蕉,當然還有蜂蜜。本期食物•對話就邀請大家製作一道凸顯酸的作用的料理,Lulu用的檸檬和白葡萄酒、巴巴用的番茄、我用的醋與味霖在我們各自的料理中都扮演著重要作用,這些料理或可幫助你更好地理解酸的世界——那料理中最無可或缺的配角。


檸檬的酸,辣椒的辣,成就了一道清爽又有滋味的料理。

Lulu:有滋味的轻食料理

说起酸味菜品,印象最深的一道菜是在一家湖南馆子吃的东安鸡。看网上很多人推荐这道菜,我和小哥也跟风点了一盘。吃了第一口就大呼过瘾,以前从没想到用大量醋来烹调鸡肉,居然会这么好吃这么开胃,外食的一大乐趣就在于能不断打破你的认知,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遇见好味道。

这次的主题是探索酸在料理中的应用。酸味,最常见的来源是各种醋,也可以来自或天然或经过发酵的酸味食材,比如柠檬、罗望子、酸菜等。口味上,酸和甜、辣,相搭合宜;食材选择上,和海鲜、鸡肉尤为相配。

看到花园里挂满了一树的柠檬,我决定用天然的酸味—— 柠檬汁入菜。和柠檬搭配,自然而然想到地中海的海鲜类料理。家里还有些冷冻的蛤蜊,用柠檬汁和白葡萄酒调味,再好不过了。

临近饭点,加些意面,就会是很好的一餐,不过意面的部分,我准备用西葫芦代替。西葫芦意面在欧美已经火了一段时间了,它低碳低卡且为gluten-free食物,口感和意面相似,给饮食和热量摄入有要求的人群提供了不错的替代选择。

蛤蜊和西葫芦都属于本身口味不是很强烈的食材,那么在调味的选择上就可以偏强烈刺激一些,蒜和辣椒是比较经典的选择。类似意大利那不勒斯的经典意面pasta aglio e olio.

先用橄榄油煸香蒜末和辣椒碎后,马上倒入蛤蜊,避免蒜炸焦。加白葡萄酒烹调,让酒精挥发,再倒入柠檬汁调味,最后加入西葫芦意面翻炒熟即可。用西葫芦意面还有一个好处,不用提前煮熟,直接加入做好的蛤蜊中,所有操作只需要一个锅就可以完成。具体的食材用量请参见蛤蜊西葫芦面条的食谱

这道菜我用了极少的盐,即使不放,也不会觉得寡淡。柠檬的酸,搭配蒜和辣椒的辣,清爽又开胃。


不知不觉中选择的每一种喜欢的味道,構成我们个人的料理風格。

巴巴:阳光里的番茄酸甜

本来计划做发酵的白蘑菇,因为温度不够、时间较短(通常需要2周)的缘故,酸味和香味还没有达到期望值,临时换了菜品。

其实不算是特别喜欢酸味的人,果醋这类饮料看到就不自然地皱眉,但慢慢接受了康普茶之后也暗自高兴了许久,比起醋那容易喧宾夺主的酸味,更喜欢将蔬果的自然酸味融入菜品中,若有似无的酸味锦上添花。

番茄是一种十分需要阳光滋润的蔬果,助农买的番茄,虽然个头很小,但胜在来自冬日也阳光格外眷顾的云南,成熟度十分高,这种番茄难运输难储存,在国内并不能那么轻松买到,10斤一时半会儿吃不完,冰箱也早已被塞满了,于是加橄榄油、百里香、月桂叶、海盐熬煮成基础版本的番茄酱,番茄水分非常多,完全不需要加水,开着中小火“咕咚咕咚”,熬煮至番茄柔软、汤汁收稠即可。

试了两个版本,事前汆烫去皮,熬煮后就不需要过滤,可以保留大块的番茄,但也会保留番茄籽;熬煮后再用粗网过滤,成品是细腻的酱汁状态,两种并无孰是孰非,只是各自喜好罢了。

熬好的蕃茄酱可以直接拿来煮番茄锅、意面等料理,即使直接拌菜也好吃的,为了之后料理方便,熬煮时不需要加过多盐分,料理时调盐味更容易把握。

依旧是助农的贻贝,虽然比青口小很多,但肥美的口感却是青口远不能及的,白葡萄酒加上红葱头、月桂叶和百里香焖上满满一锅,追剧时的晚餐,配着小酒和火腿再惬意不过。在家里翻了翻,找出了一包1号的天使发丝面,半盒煮味噌汤剩下的舞茸,阳台上的欧芹长得过于旺盛,上次做的油封大蒜也拿来使用,利用手边的食材,构思出了基本框架,做一道“油封大蒜番茄贻贝舞茸意面”。

取出“油封大蒜”其中的橄榄油放入锅中,加入干辣椒爆香,放入洗好的贻贝,淋入白葡萄酒和熬好的番茄酱,煮至贻贝开口,丢弃掉一些多余的壳,加入舞茸煮软。同时煮开约1L的清水,加入10g海盐,放入120g天使发丝面煮两分钟,捞出放入煮贻贝的锅中,收稠汁水,用盐和胡椒调味,撒上切碎的欧芹和整粒的油封大蒜,忙碌的中午时分,也能很迅速地吃上自己煮的午餐。

将新鲜食材稍加处理而得到的半成品食材,既利于保存也能更快捷地融入料理中,让料理多元化、个性化,也许我们不能明确地将自己的饮食体系写出来,但在不知不觉中选择的每一种“喜欢的味道”,成为了我们自己的个人风格料理。


用酸來平衡鹹、甜、辣、苦,爲料理中的脂肪和澱粉提供有活力的維度,這才是酸的價值。

Driscoll: 提亮料理的最簡單方法——在你的菜中加點酸

於我來說,真正開始瞭解酸味是踐行健康飲食之後的事了。要控制鹽和糖的用量,又對味道豐富度有頗高要求,能玩花樣的除了食材搭配,大抵就是香草、香料和各種酸性調味。檸檬、青檸、橙、百香果、酸豆、鹽膚木(sumac)、芒果粉(amchur)、蘋果醋、無花果醋、石榴醋、柚子醋、梅子醋、葡萄醋、甘蔗醋、白酒醋、紅酒醋、香檳醋、米醋、白醋、麥芽醋……我幾乎用遍了世面上常見的各種酸性調味,瞭解它們的味道輪廓,探索適合搭配的食材和使用方法,體味它們帶來的或深邃或清爽的味覺感受。

因對酸性調味比較熟悉,我在設計這期題目時腦海中已出現幾道適合的料理。考慮到近來寫的都是素食食譜,想有些變化,遂最終決定做Chicken Adobo.

若你去過菲律賓或菲律賓料理餐廳,你一定沒可能不知道Adobo. Adobo源自西班牙語的adobar,意思是醬汁、泡菜汁。西班牙殖民菲律賓時,殖民者將在地人用醋烹飪的食物稱爲菲律賓adobo,這個名稱一直延續到今天。

早期的菲律賓adobo由醋+鹽+蒜+黑胡椒+香料構成,後來隨著醬油的傳入和普及,醬油取代了鹽,成爲adobo中不可或缺的調味,演變成醋+醬油+蒜+黑胡椒+香料的組合。雞肉、豬肉、海鮮都是adobo常用食材,而近些年也多了茄子、土豆、胡蘿蔔這些蔬菜構成的素食版。

在菲律賓,每個餐廳、每個家庭都有各自版本的adobo,除了醋和醬油的比例差別外,不同版本也會在基礎調味外加入椰奶、糖、辣椒、香葉、墨魚汁等不同食材。

這次我在設計adobo時增加了生薑、八角、小米辣,同時加入味霖來融合味道,而蒜的使用也較常見版本多。在豐富的調味和雞腿的油脂中燉煮過的蒜綿軟香甜,而醋又賦予它深層風味,我通常會留出一部分來做吐司的topping,比如做成香蒜芝士吐司。這款Chicken Adobo的具體做法我單獨寫了食譜——菲律賓風味醋烹雞(Chicken Adobo),有興趣的可以去讀。我在做的過程中還加了紅菜頭一起燉煮,這樣也就一併有了side dish. 燉煮過程中醋的酸味逐漸轉化爲深邃的複雜風味,不僅不會掩蓋其他味道,還爲其他調味提供了味道背景。

菲律賓風味醋烹雞(Chicken Adobo)是酸體現得較明顯的一道料理,但即便是在那些吃不出明顯酸味的料理中酸的作用依然重要。可以這麼說:沒有酸就沒有味道層次。

不止一次,當我提到鹽的重要就總會有人說吃鹽太多不利健康,當我談酸在料理中的作用就會有人說他不喜酸,無法欣賞酸的美。事實上鹽重要並不意味著你要吃得鹹,酸的地位無法取代也不是說你要把料理做得讓人吃一口就酸得皺眉。好味道從來都是關於平衡。用酸來平衡鹹、甜、辣、苦,爲料理中的脂肪和澱粉提供有活力的維度,這才是酸的價值。


謝謝你讀到這裡。若你對我們的內容有興趣,網頁版讀者可點擊網站任何一篇文章右側欄上端的「透過電子郵件關注我們」;手機端可以直接點擊屏幕右下角的「關注」輸入郵件地址,用電郵訂閱我們的內容。同時,也可以在微博關注「食物对话 」,同我們一起用食物探索未知。

Screen Shot 2018-07-01 at 08.01.26

發表留言

在 WordPress.com 建立網站或網誌

向上 ↑

使用 WordPress.com 設計專業網站
立即開始使用